在實際的運作當中,開放式基金申購費的收取方式有兩種,一種稱為前端收費,另一種稱為后端收費。前端收費是指當認購、申購基金時就需支付認/申購費的付費方式。前端收費是指當認購、申購基金時就需支付認/申購費的付費方式。后端收費指的則是你在購買開放式基金時并不支付申購費,等到賣出時才支付的付費方式。后端收費的設(shè)計目的是為了鼓勵你能夠長期持有基金,因此,后端收費的費率一般會隨著你持有基金時間的增長而遞減。某些基金甚至規(guī)定如果你能在持有基金超過一定期限后才賣出,后端收費可以完全免除。要提醒你的是,后端收費和贖回費是不同的。后端收費與前端收費一樣,都是申購費用的一種,只不過在時間上不是在買入基金時而是在賣出基金時支付。因此,如果你購買的是后端收費的基金,那么在你賣出基金的時候,除了必須支付贖回費以外,還必須支付采取后端收費形式收取的申購費。
前端收費和后端收費哪個更劃算?
前端收費一般有優(yōu)惠,費率0.6%;后端收費沒優(yōu)惠,一般是1.5%;假如等量2筆資金A,同時采取前端和后端收費購買同一只基金(購買時的凈值是B),在購買期間,基金的收益率為C,贖回費率是0.5%;贖回后的錢=購買份額*收益率*扣除贖回費率,那么,采用前端收費的收益S1=(A*(1-0.6%)/B)*(1+C)*(1-0.5%);采取后端收費的收益S2=((A/B)*(1+C)-A*1.5%)*(1-0.5%);假如后端收費模式下的S2要大于前端收費模式下的S1的話,則:贖回時基金增長到的比例(1+C),要大于2.5倍購買此基金時的凈值B,即(1+C)>2.5*B.其中,假如1塊的基金,購買期間增長C=50%,贖回時應(yīng)為1.5元,則(1+C)=1+50%=150%。因此,結(jié)論如下:
1、假設(shè)購買凈值B=1元的基金,只有當C大于或等于150%時,后端收費才更劃算;
2、假設(shè)購買凈值B=2塊的基金,則只有當C大于或等于400%時,后端收費才更劃算;
3、假設(shè)購買凈值B=3塊的基金,則只有當C大于或等于650%時,后端收費才更劃算;
故對于購買老基金而言,采取前端收費是更劃算的。對于認購新基金或購買基金1元左右的低凈值基金,如果能長線持有(使收益率C大于150%),則采取后端收費才是更劃算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