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來,全國各地很多外貿個體戶的個人賬戶/對公賬戶在通過無關的第三方收到國外客戶的人民幣貨款后,被相關執(zhí)法部門暫停使用,尤其是廣州、深圳、中山、潮汕、丹陽、義烏等大型批發(fā)市場的從業(yè)人員。這對他們的日常生產生活,以及他們的出口熱情都有很大的影響!
有的來義烏開個體工商戶外匯賬戶,讓外商直接把貨款轉到外匯賬戶。收到這筆外匯后,他們去相應的平臺結匯。
注:在這個過程中,大部分人只注冊了個體工商戶而沒有注冊進出口公司,其出口采用1039市場貿易購買模式(免抵退稅),這也導致了他們無法享受當地政策。
然而,他們萬萬沒想到的是,想要正常結匯,需要購買“結匯額度”。沒有這個,他們就無法結匯,也就是無法將外匯兌換成人民幣。如果沒有額度,外匯就要入賬,導致資金壓力和匯率風險很大,無形中給人很大壓力。
結匯量與當地出口量成正比。也就是說本地出口柜越多,量越多。
以前生意好的時候,不用擔心結匯量。很多人沒聽說過,覺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。這個數額基本上是“本地的,本地的”。
但是這幾年生意明顯下降了很多,供應量減少了。這么多外地個體戶來了之后,需求明顯增加,貪吃的人太多,導致名額短缺,價格上漲,甚至出現了大量黃牛倒賣名額。
義烏去年下半年也抓了幾個黃牛。但需求依然長期存在,問題也沒有得到妥善解決。
目前平均1萬美元結算額度在350元,匯率6.6,成本=350/(1萬x 6.6)=5.3 ,產品出口凈利潤5%左右,成為廣大個體戶的壓力。
在“外貿不景氣,國家大力提倡雙流通”的大背景下,真心希望黨和政府能充分重視這個問題,盡快拿出解決方案!
外匯結匯額度:外匯結匯額度為5萬。個人每人每年只能結匯5萬美元的外匯。
2013年2月,外匯局發(fā)布了《國家外匯管理局綜合司關于開展支付機構跨境電子商務外匯支付業(yè)務試點的通知》,決定在北京、上海、杭州、深圳和重慶五個城市先行開展支付機構跨境電子商務外匯支付業(yè)務試點。
2013年9月,隨著17家支付機構獲得外匯局核準,跨境電子商務外匯支付業(yè)務正式拉開帷幕。此次支付機構跨境電子商務外匯支付試點的業(yè)務種類是跨境代收業(yè)務和跨境代付業(yè)務。支付機構辦理此類業(yè)務,須與境內銀行合作,開立外匯備付金賬戶,并通過該賬戶辦理跨境資金的集中支付;而境內合作銀行則須根據支付機構提供的交易明細,將集中收付的資金按照現行外匯管理規(guī)定,進行結售匯和國際收支逐筆還原申報。
從2014年起,為了鼓勵義烏小商品市場走出去,可以無限制結匯,而且是可以不用交稅的,主要原因有:
1.電商執(zhí)照,沒有在義烏實體經營
2.不能開票
3.銀行的賬戶抬頭是個人名字,不是公司名字
如果您的美金或者外幣結匯受到了5萬美金的限制,那么趕緊來辦理義烏美金結匯賬戶吧。
義烏個體戶的這個政策,從12年開始國家從浙江義烏市做外匯改革試點,2014年正式實施,個體工商戶可以開外幣賬戶,可以收匯,結匯,而且還沒有結匯限制。義烏個體戶好就好在收匯結匯實時到賬,而且可以不再受個人5萬美金結匯限制,注冊成本低,操作方便直接通過網銀即可操作。上述都是義烏個體戶強大的優(yōu)勢。
貿易可以分為需要報關出口的業(yè)務,和不需要報關出口的業(yè)務如:低于5000RMB的樣品訂單、跨境電商平臺訂單已經小金額的服務貿易等,這一塊的貿易收匯積少成多,怎么結匯核銷呢?于是國家就給出了相關的政策。
義烏是世界小商品批發(fā)市場,而且還是義新歐國際班列的起點,有很多個體戶長期從事外貿生意,國家有專門針對義烏的扶持政策,所以允許義烏個體戶無限額結算外匯。義烏是進出口貿易試點城市,個體戶不是無上限,而是年結匯額度不超過500萬美金。
我是@鯨彩666,一個相信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并追逐當下熱門科技的人。我將努力第一時間跟大家分享和剖析精彩科技!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哦。